“体测数据碾压卡鲁索,却因ACL撕裂被贴上‘天赋不足’标签,崔永熙的NBA之路,到底毁于伤病,还是毁于偏见? ”
2025年7月,崔永熙的名字在篮球圈掀起一场撕裂性的争论。
只因一次左膝前十字韧带(ACL)撕裂的重伤,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中国新星,被部分媒体定性为“本就不具备NBA天赋”的失败者。
翻开他的体测报告,对比NBA千万级3D球星卡鲁索的数据,争议的裂缝骤然扩大,静态天赋上,崔永熙裸足身高200cm、臂展206cm,碾压卡鲁索的196cm和198cm;动态天赋中,两人助跑摸高均为353cm,3/4场冲刺同为3.21秒。
讽刺的是,卡鲁索落选后靠双向合同逆袭成冠军拼图,而崔永熙却因一次伤病被断言“注定无缘NBA”。
当媒体人付政浩抛出“天赋不足论”,评论区瞬间炸锅。
“崔永熙强行打NBA才导致受伤”的论断,被网友直斥为“因果倒置的暴力逻辑”。
尤其当付政浩澄清自己从未用“自不量力”形容小崔时,争议反而愈演愈烈,有球迷翻出杨毅早年评价:“崔永熙天赋不如张镇麟、曾凡博,但勇气值得掌声”,更多人则反问:若卡鲁索的成功证明天赋非唯一标准,为何崔永熙连试错机会都被剥夺?
发展联盟的数据更让质疑者沉默:崔永熙复出首秀16分钟仅得6分,防守端因增重后横移变慢,屡遭对手点名。
这份“不及格答卷”似乎佐证了批评者的观点,却鲜有人提及:ACL术后仅8成球员能复出,其中1/3永久性下滑。
“卧薪尝胆,莫问前程”,崔永熙的八字宣言,揭开残酷真相。
2024年手握开拓者Exhibit 10合同时,他夏季联赛17分钟砍9分,三分命中率隐现潜力。
篮网时期的3场常规赛,他垃圾时间登场共得1分,发展联盟首秀5投1中仅3分。
技术短板被无限放大:持球突破因第一步慢被锁死,三分稳定性不足致空位打铁,对抗劣势让篮下终结率暴跌。
这些缺陷在ACL撕裂后雪上加霜,甚至训练师透露:“他增肌计划过于激进,埋下伤病隐患”。
卡鲁索的逆袭剧本,为何在崔永熙身上失效?
答案藏在发展联盟的生存法则里。
卡鲁索落选后辗转雷霆、湖人发展联盟球队,用40.1%的三分命中率和场均2.2抢断打磨出顶级3D标签。
崔永熙的G联赛数据栏,却写满“防守失位”“进攻犹豫”。
致命的是定位模糊:他想转型持球手,但突破速率不足;改打无球时,36.4%的CBA三分命中率到NBA骤降至冰点。
当球迷怒其不争时,开拓者球探报告早有点题:“他的模板是布里奇斯,但持球和防守都未达精英级”。
中国篮球的认知枷锁,在这场争议中暴露无遗。
有人将崔永熙与周琦类比,痛斥CBA“温床式训练”耽误球员;也有声音力挺:“哪怕只在G联赛守饮水机,也比回国拿顶薪强”。
当事人用行动表态,拒绝广东男篮邀约,坚持25岁前绝不回归CBA。
22岁的崔永熙在复健视频中扣篮腾空时,评论区刷过两种声音:“别学丁彦雨航硬撑”和“你看,他还能飞”。
此刻的篮筐之上,悬挂着一个更沉重的疑问:当我们的球星每一次跌倒都被解读为“原罪”,中国篮球的追梦之路,究竟还需要多少孤勇?
#图文打卡计划#
贵丰配资-杭州银行股票股-股票杠杆平台-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